【晉江市級】傳統戲劇——泉美提線木偶
晉江泉美提線木偶最早可追溯至清嘉慶時期,王紹亮從師學藝,開始提線木偶演藝事業。泉美提線木偶傳承至今日,共有七代傳承人,現仍活躍于泉州地區各鄉鎮。泉美木偶精湛的演藝使每一場演出都精彩炫目,堪稱非遺文化的活化石。
近幾年,晉江境內提線木偶傳統技藝的傳播與留存大不如前,有多項提線木偶獨有技藝日漸失傳,提線木偶傳承發展陷入困境。
但晉江泉美提線木偶的傳承人不僅繼承了老-輩藝人的刻苦鉆研精神,還把更多專業的提線木偶技藝傳承下來:
一、掌握一整套精湛規范、行云流水的操線功夫;二、組成一支頗具默契的木偶劇后臺民族樂器演奏樂隊;三、熟練演唱保留曲牌唱腔構成的獨有劇種音樂——"傀儡調";四、能夠進行獨具特色的木偶頭雕刻,掌握木偶造型制作工藝;五、制作提線木偶服飾雕花紋樣及木偶衣帽紋繡;六、制作提線木偶戲劇相關道具;七、保留提線木偶手抄紙質珍藏版劇本二十余本;而且幸運的是,提線木偶傳承得到東石教委的重視,成為山前小學的一門校本課程,第五代傳承人王平、王祥、王鍍、王五作為課堂授課人,從木偶淵源、價值、形態、實際操弄等多方面進行授課,使得木偶文化進一步得到傳承和發揚。
當然僅此是遠遠不夠的,泉美提線木偶的繼承人希望得到相關部門的肯定與 支持,將提線木偶納入晉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,保護現有傳承的提線木偶技藝, 發揚提線木偶藝術魅力。 作為提線木偶的傳承世家,晉江泉美提線木偶將傾注全部心力幫助保護傳統 提線木偶技藝,讓提線木偶傳承發展,擁有更多的熱愛者、傳播者和推介者。



